標籤彙整: 性能調整

萬法不離其宗

從未停止尋覓 關鍵終於出現

接觸到 XThruster 光 推進器是在偶然的機會裡,姑且說是機緣吧。

其實,在車輛領域二十餘年的工作經驗中,「積碳」這兩個字就像是天上的雲一般,永遠不會消失,差別也就是雲層濃厚或者雲層稀少,萬里無雲的機會有,但,也就是短暫的時間。

在引擎這種動力產生裝置上,由於燃油應用過程有一定的流程,再加上各式各樣的先進控制與車輛實際的操作環境,諸多因素的總和造成「積碳」的產生實屬必然。

在自己工作的二十多年中,眼見 BMW 的引擎變革歷程 (基於信仰的單一品牌專注),從 4 缸、6 缸、8 缸、10 缸、12 缸的引擎容積變化,渦輪增壓、自然進氣、機械增壓、渦輪增壓的進氣變化,低壓噴射供油、高壓缸內直噴、可變凸輪角度控制,可變進氣岐管長度、可變汽門揚程…… BMW 在引擎的燃燒控制上始終勇於探索與應用新的科技,歷年來無數次的引擎大獎證明這家百年車企的努力。

可是,即使引擎的設計與控制是當下的接近完美,卻仍舊被「燃油品質」影響著效能,地球只有一個,但燃油的質量卻有多種,先不談汽油與柴油的區別,光是在不同的地區,因為緯度、氣候、石化工業的技術,甚至是陸地油田或是海上油田的出處,這燃油品質參差不齊,在在影響著引擎的效能與車輛的保養與維護。

所以,一直以來,燃油品質足以改變引擎性能,對我個人而言,基本就是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的理解。在 2009 年開始接觸與投入 燃油生化酶 的車輛應用,應證了只要能改變燃油的品質,引擎的性能就可以被改變,而「積碳」還是會有,但,會因為燃燒效率提高而變得少了。因為「積碳」就是燃油未能燃燒完全,而經高溫後的炭化現象。燃油品質的改良除了讓引擎有更好的性能發揮之外,「積碳」產生量的降低也相對減少了引擎保養維護的花費。

它始終存在 卻難以控制

燃油在引擎內部的燃燒過程之中,還有另一個關鍵就是「空氣」。

根據維基百科 (wiki) 對於「燃燒」的解釋:

燃燒需要三種要素並存才能發生,分別是可燃物如燃料、助燃物如氧氣 O2、以及溫度要達到燃點。燃燒三要素並稱為火三角。助燃物是燃燒反應中的氧化劑,氧氣是燃燒反應中最常見的助燃物,但其他化合物也可能是助燃物,例如鎂帶可以在二氧化碳 CO2 中燃燒,此時二氧化碳即為助燃物。

在真實情況下不可能達到完整的燃燒反應。當燃燒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會產生多種主要和次要產物;例如燃燒碳時會產生一氧化碳和煤煙。此外,在大氣中發生燃燒反應時,因為大氣中含有 78% 的氮氣的緣故,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氮氧化物 NOx 和氮化物

看看 BMW 在引擎進氣這個關鍵議題的努力,除了大家普遍知道的自然進氣與增壓進氣之外,前面提到的可變凸輪角度控制、可變進氣岐管、可變汽門揚程等等技術的應用,都是希望利用某些進氣控制的調節,進而使燃油在引擎內的燃燒過程,獲得如車廠預設的理想空燃比控制。哪怕是引擎進氣或排氣時程的微調,都能使引擎效能產生變化。

但,沒辦法變的始終是「空氣」,燃燒需要「氧氣」助燃,這應該是眾所皆知的常識,雖然引擎進氣的方式可以被科技創造出變化,但,空氣質量就僅能根據大自然現象,沒什麼有效作為。

在空氣中,氧 這個助燃氣體只佔 21%,然後燃油與空氣中的水分還能帶點微量的 氫,大自然的助燃劑,也就是這個樣子。

招術不是沒有 使勁未必達標

如果你對這個議題感興趣,可能你聽過水噴射或酒精噴射?這種性能改裝套件在漂亮國還有廠商在推廣,但,熱度降低很多,甚至現在也很少人討論。這是一種水與甲醇的混合液體,透過類似燃料注射的方式,以降低進氣溫度為出發點,而伴隨水與甲醇混合後的水霧進入引擎燃燒室內,也能達成某種助燃的功效。

事實上 BMW M GmbH 也公開玩過這個遊戲,在 2016 年 04 月針對當時 F82 M4 GTS 也裝置了所謂的水噴射系統,不過,只有 700 輛 M4 GTS 有這樣的裝置?好用嗎?可能需要問買到這批車的車主。但,額外加裝的水噴射系統,其中涉及引擎後續調整、水與酒精的配比、非純水的水垢等等問題,都是需要留意的。

這水噴射系統也算是企圖改變引擎進氣質量的一種裝置。以個人對 BMW M 的見解,好用的東西不會曇花一現,然後呢?……. 就沒有然後了。

再來,多數人都看過的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玩命關頭 系列電影,這部片中安插了 NOS 氧化亞氮 (笑氣) 系統,影片中的車輛可以透過 NOS 來提升引擎瞬間的爆發力。

該系統利用一氧化二氮 (氧化亞氮) 在高溫下會分解成氧氣和氮氣的原理,向引擎內噴射該氣體,分解出的氧氣增加了氧氣濃度,可以使更多的燃料被注入氣缸參與燃燒(因為引擎控制的空燃比是固定的),這就相當於增加了引擎的容積,從而增大了引擎輸出功率。

這也是從二戰時期開始就有的一種改變引擎進氣質量的方法,不過,除了競技車輛與熱血飆仔會使用之外,也不見哪些市售車輛將該系統列為常態,這或許是日常生活沒有太多需要瞬間狂暴加速的機會吧。

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也

在 2017 ~ 2019 年間,也曾經有機會跟英國某公司,討論他們研發的「氫氣產生器」導入本島市場的可能性。這是另一種裝置,能夠裝在車上,利用專利的電解水直接電解出氫氣,注入引擎的進氣系統中達到助燃的目的。據説,這個系統研發是來自英國退休的潛艦工程師,他將在深海中潛艦自造氧氣的技術,拿來研發成能夠經電解產生氫氣的裝置,並安裝在車上,助燃與降低排放污染。

不過,最後雙方並未達成協議,一方面條件不合適,另一方面,其實即使宣稱該裝置只會根據引擎需求,產生足量的氫氣而不會過量,但,事實上,該公司並未提示在刻意製造氫氣並混合於進氣系統內,造成引擎金屬長期接觸氫氣後,所可能產生的「氫脆」(hydrogen embrittlement) 現象該如何處置,或解釋他們如何避免這類的後遺症?

在含氫介質中長期使用時,材料由於吸氫或氫滲而造成機械性能嚴重退化,發生脆斷的現象。除非該金屬已經做了特別的對應防護?

市售車製造之初,並沒有預想車主會刻意的,讓引擎長期利用非常態的氫氣來助燃。這與某些原本不是設計以 LPG 天然氣來運作的引擎,在改造成可以燒瓦斯的引擎後所遭遇的情況類似,誰知道時間一久會發生什麼?

事實上,在本島也早有所謂的氫氧除碳技術,甚至幾年前也見過新聞報導過可能將這樣的設備裝置在車上,使其不斷的製造氫氣來助燃?但似乎也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與我一樣,會去刻意關注引擎的燃燒,並且嘗試提升引擎的燃燒效能。但,不知不覺中,這些年來,我卻是時常關注這方面的技術。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接下來,談談 XThruster 這個以奈米氧化物為催化劑的 光 推進器裝置。

在引擎的燃燒過程中:

8 個碳鍵的汽油 + 火 + 空氣 = 汽油引擎的燃燒態樣

16 個碳鍵的柴油 + 高壓 +空氣 = 柴油引擎的燃燒態樣

這兩種引擎除了使用的燃油碳鍵數不同之外,汽油引擎利用火星塞點火產生爆炸燃燒,柴油引擎利用高壓縮方式產生高壓高溫的爆炸燃燒。其中不變的就是空氣,引擎研發過程中,各大車企所能做的就是空氣與燃油的混合比例控制,空氣的加壓,進排氣的時間差,剩下就是大自然的空氣。

上面我們看到了 水噴射、氧化亞氮 (笑氣) 系統或是氫氣產生器的例子,這些裝置都是為了在引擎所吸入的空氣中添加 氫 或者加氫又加氧,無論哪一種,都是為了改變空氣,提高增強空氣助燃的量與效果。但,這些情況有著各種不同的控制以及使用的限制。

終究,適合日常生活中的常態應用才是關鍵。

XThruster 光 推進器 裝置同樣是為了改變引擎所吸入的空氣,並創造助燃的條件。他利用奈米級的多種氧化物混合成催化劑(主要是二氧化鈦),透過特殊設計卻其貌不揚的反應罐,以及可以利用手機透過藍芽連結的控制器,將奈米氧化混合物汽化後導入引擎的進氣系統中。

這汽化後的奈米氧化物進入引擎的油氣混合時,能夠利用引擎內部爆炸燃燒所產生的光,達成電磁催化反應將燃油與空氣中所含的水分,反應成氫氣與氧氣,完成「增加氫化」、「促進氫解」與「完善氧化過程」,給予引擎更多的空氣助燃效益。而奈米氧化物的使用量只有燃油耗用的萬分之一比例 (汽油約每 10 公升消耗 1cc 催化劑,柴油則約 20 公升消耗 1cc 催化劑。

更多的詳細敘述,可參考產品官網 www.xthruster.com 相關的說明,也就不再贅述。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於市區行車,油門反應是很靈敏的,輕微提速的反應很快而且順,而第一次上高速公路的路試,在刻意拉高引擎轉速時的感覺,呵呵,我是訝異了,很像潛水把頭伸出水面換氣一樣的感覺,加速比過往更快,讓你會懷疑這引擎是在 嗨 什麼意思的?

整個感覺有點像是改寫引擎控制電腦程式一樣,但又多了一些沒法確切形容的體會,原來引擎高效那麼有樂趣。

秉要執本 萬法不離其宗

XThruster 光 推進器為了符合個別車況能有最佳的應用,提供車主透過手機 app 直接進行系統參數設定與微調,如此的開放性應用,不管您的座車有沒有改裝,或者保持出廠設置的車況,所謂「萬法不離其宗」除非您開的是燒炭的電動車,否則,能自主控制引擎所吸入的空氣質量進而提升燃燒效率,這對您的車況只會有加分作用。

這過程中還有個「貓膩」,就是當奈米二氧化鈦顆粒從進氣系統導入後,由於銳鈦礦相的結晶化特性,在冷卻狀態時,二氧化鈦結晶體為八面體,但一經受熱後就會轉化成六面體結晶。

這個晶體的膨脹形變過程,可以使附著在引擎組件積碳上的奈米氧化物顆粒,在進入引擎後附著在機件上,透過溫度變化所產生的晶體形變(熱脹冷縮),使積碳逐漸脫離附著的機件表面,白話的說就是已經存在的積碳,能隨著推進器的持續作用而逐漸剝落。

所以,一旦開始使用 XThruster 光 推進器一段里程之後 (個人經驗是使用大概 2000 公里後),車主可以在適當的路段 (平順的高速公路巡航時) ,利用手機 app 進行系統參數微調,車主可以根據當下車輛的油門反應,決定 推進器 系統的參數值,非常直觀,感受油門輕踩後的車輛反應,就能讓您自己決定設定的數值。

根據常識,當引擎的燃燒效率提高的同時,動力輸出增強,燃油的應用率也相對提高,所以,XThruster 光 推進器 在學理上能夠使燃油的使用更經濟,個人是沒有很刻意去比較其差異數,畢竟我覺得系統可以讓引擎的性能發揮得更好,更少的積碳積累,這樣的效益就夠了,燃油節省只是必然,至於比例多少,我相信這是個別車況的個別結果。

不過,我也找了 BMW M57D30 的 3.0L 柴油引擎,跟 XThruster 光 推進器搭配起來實測,這消滅柴油引擎排氣酸臭味的能耐,真是讓人寡目相看了。為什麼會特別提到 M57D30 這個引擎?個人在本島開始接觸 BMW 柴油小車之後,搭載這顆引擎的車輛最引人注目,尤其是待速停在你身旁 10 米內的範圍內,只要風向錯了,這車子的特殊排氣異味是其他 BMW 柴油車款沒辦法比,說能讓你痛哭流涕覺得想叫救護車都不算過分,在 E70 X5 30d 與 E90 330d 上都有這顆柴油引擎。

以前,我還曾經以這個引擎的排氣狀態作為 BIO-POWER 柴油生化酶 的配方調整依據,看看 生化酶 改善柴油品質後的廢氣排放是否獲得改善。而,當把 XThruster 光 推進器與 M57D30 搭配在一起時,改善廢氣排放的效果極其顯著,原本已經能利用 柴油生化酶 改善的排氣異味,又更近一步的獲得淨化。可見,柴油引擎的完全燃燒是一種接近能治百病的根本。

未來,搭載 XThruster 光 推進器系統,能讓您開心無虞的享受柴油引擎的扭力快感!

最後,關於成本效益,這 XThruster 光 推進器的裝置費,與之後可以獲得的:潔淨燃燒、積碳去除、增強性能、燃油節省與維修保養費用降低,等等綜合效益來相比,實在是不成比例,甚至比多年前我公司提供的引擎電腦程式改寫的費用還低,光是這點就值得你試試,而且即使換車也可以整套裝置移轉到另一輛車上使用,您只需要透過 app 改一下參數就行。

回到最原點,燃燒的關鍵要素之一:空氣。

因為 XThruster 光 推進器 的應用,已不再需要順其自然。

暖化、極端氣候,這些因污染排放所造成的環境惡化,影響人類的生存與安全,燃油引擎若能潔淨排放,對地球將會是正面助益,節能減碳將不會只是口號,知易行難而流於形式。而您再也不用為了環保的口號,而犧牲享受燃油引擎所提供的動能+聲浪的樂趣,如您所知道的,聲浪是引擎的靈魂。

改變地球,您也可以參與。

想讓愛車動力升級 改汽車電腦要注意什麼?

改電腦,話說這手段就是在下,二十多年前踏入江湖的第一招式,在那個年代稱之為「改晶片」。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引擎的控制電腦,搭載程式的硬體,以及燒錄,讀寫的方式也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演變。

直到現在,內寫的,外掛的,欺騙的,踏實的,所在都有。

假如要完整的講述整個歷程,以及每個階段所面對情況,恐怕得講上幾小時,但,簡單扼要地講一些觀念是 ok 的,如果有更細的疑問,請私訊提問。

感謝 Andy 老爹 的邀約,希望能幫得上忙。

更帥.更快.更安全 愛車改裝潛力大無窮

觀看國際賽事,領頭的前導車,往往是各品牌車廠形象置入的好機會,也因此可以見到非常帥氣的特式前導車。

而有許多車友,對於自己愛車的配備,設定等等,也有著各種不同的想法與需求,感謝 TVBS 地球黃金線的邀約,在這集節目中與其他來賓一起聊聊賽事前導車,以及改裝車輛的注意事項。

2019.11.29 播出的網路版如下連結,感謝收看。

想為愛車增配備,怎麼辦?

很多時候,因為車商引進車輛的問題,因為奢侈稅或者其他各式各樣的銷售定位考量,買入手的車就是剛好有個配備沒選到,或者,等車子入手之後,赫然發現某個特定配備剛好是需要的,如果能再補上,就更理想了。

也因此,這類事後加裝的故事變得多了,尤其全球最大汽車成長市場就在旁邊,這一類的加裝,在對岸有相當具規模的商業發展,本島很容易就能導入。

但,雖說車子入手之後屬於個人資產,但是,如果事涉車輛保固,這個時候對車輛所做的改變,很可能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把車輛保固給廢了。

相關問題的種種,是這集節目中討論的話題,感謝 TVBS 地球黃金線的邀約。

燃油品質與性能調整之間的關聯

民國 83 年 (1994),當時公司草創的第一項業務與代理,就是美國 DINAN 的性能調整部品的引進,在那個時空背景下,美國地區的引擎控制晶片價格相對於還使用馬克計價的德國晶片是便宜許多的,而 DINAN 那個時候還算是北美 BMW 性能調整的第一大廠,加上本島美規 BMW 正火熱引進,當然,DINAN 的引擎與變速箱性能晶片就是首選。

在那個年代有接觸的車友可能還記得,美規的引擎程式可以用在歐規的車上,但是反過來,歐規 BMW 的引擎程式如果插在美規的 BMW 上,儀表板的 [CHECK ENGINE] 燈號就會亮起,然後,比較白爛的店家為了掩飾,還會乾脆把儀表板內「CHECK ENGINE」的燈泡拔掉,來個不見不理。

當時,汽油引擎控制程式的修改之所以能夠改變車輛的性能,不外乎是改變原始的「點火」與「供油」參數,然後再加上解除「時速限制」,這樣的調整邏輯無論變化有多大,都還是受限於引擎本身的硬體設計,畢竟凸輪軸,曲軸,燃燒室容積等等的硬體結構已經固定,因此,從程式軟體下手的性能調整都會有一定的限制,有時候當你看到某些廣告說詞所講的性能提升比例,一看就會知道這不是無良就是無知的商業說詞。

即使是時下流行的渦輪增壓引擎,透過程式可以改變的性能比例更多了,也離不開硬體的限制,而硬要多個幾 % 的代價就是必須要賠上引擎組件的壽命。

在近十年合作的德國廠商曾經私下表示,他們出售的性能調整產品都會自我設限,不會提供產品 100% 的性能調整幅度,即使產品可能因此無法呈現最高的性能調整效能,他們也覺得必須要如此。

我曾好奇的詢問,為什麼?

他們的回答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會不會哪一天遇上一位客戶,裝上你的產品開上無限速高速公路,然後油門到底拉到極限,並且,「按下定速」一路而去。

這極限式的性能調整幅度影響引擎的壽命,這是他們不樂見的,所以,他們自動將產品能夠提升性能的比例限縮後才上市。

回想一開始溝通產品應用時,德國方面要求一個初始的確認:「燃油辛烷值」,我們要把引擎控制程式的「燃油等級」設定在哪個標準上?ˇ想當然耳,我的回答是「98 RON」,德國方面據此為程式改寫的基礎,而我們也與客戶確認改完引擎控制程式後,必須使用 98 辛烷值汽油才能獲得最佳的效能,其實,這也是為了獲得引擎程式改裝後的穩定。

20 多年來,引擎性能調整始終離不開「控制程式」,差別只是更換改寫「引擎控制程式」的方式與介面的變化,但,原理是不變的。也因此「燃油等級與品質」與「性能調整」之間的關聯,也永遠不會改變。

曾經聽過幾個車友反應過類似的感受:「添加生化酶的感覺,就有點像是動了引擎控制程式….」,每個人的感受體驗不同,對此大概就是「各自表述」的意思,不過,假如您的愛車有動過「引擎控制程式」,千萬別忘了多關心您愛車的燃油品質,這樣或許能才讓您有機會體驗改裝後的真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