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沒有一種感覺,最近一兩個月,好像車子 #油耗多了一點?
不管有沒有,如果你不是開電動車,這集節目討論的 #中古車油耗問題,應該會引起您的關注。
以下是 2022.11.11 TVBS 地球黃金線 節目的 網路版,謝謝大家。
這段時間,有不少車友,臉友私訊問我:
這 BIO-POWER 燃油生化酶 到底要怎麼使用?
真的好用嗎?有效嗎?
接著又問:這跟 快樂跑 或是 燃油寶 有什麼不一樣?
相信有不少車友在臉書社群,也常會看到下列的案例:
某員貼了一張品牌車廠售後服務單位列出的「保養建議清單」照片,然後據此向臉友提問哪些項目可以刪掉?然後,還在線等…..
接下來,臉友的回覆概率出現都是「某清洗劑」「某添加劑」,被舉列為「可刪除項目」。
說到底,這「添加劑」到底是有用?還是沒有用?
其實,購買「添加劑」來使用,這個動作並沒有對錯的問題,關鍵是在你使用的目的,並且買到符合使用目的之產品。
很多時候,某些網友酸民或暗示或直言不諱:說不用,說那都是無效騙人的……
就我個人的理解,當然,騙人的商品不是沒有,而另一個關鍵是錯用,使用方式錯誤,或者選購了並不符合您車子引擎設計的商品,類似的情況,造成商品不是沒效,而是不合適,不合您的座車。
消費者或甚至是店家,購買或推薦了不合適的商品,因此感覺無效!!
既然,有沒有效果?這是多數消費者心中存疑的,何不我們花一點時間搞清楚?
先談談大家耳熟能詳的「快樂跑」或 「燃油寶」吧,這兩個名稱從對岸而起,其實是相同的東西,但是,因為電商或實體通路,處處可見,也因此不知哪個稱謂還特別被廠商註冊為專用,甚至,由於供貨管道太多,還有店家在網路上教育消費者,如何辨識這東西的真偽。
大家都聽過機油有假貨,這東西也有。
不管是什麼名,這跑得快樂的燃油添加劑,乃為德國化工原料大廠 巴斯夫 (BASF) 出品,主要成分是 聚異丁烯胺 (PIBA),碳氫溶劑,分散劑,聚醚胺 (PEA) 與燃油載體,這些成分部分已經存在於汽油內。
如果你要問我,怎麼德國車廠幾乎都有這個貼標的添加劑呢?我沒辦法給你標準答案,但是,這「跑得快樂」是德國自己的公司生產的,而且汽油成分中原本就有,在一些燃油品質不到位的地區,這添加劑可以補強,避免一些牽涉燃油品質的麻煩事。
不過,「跑得快樂」這商品與其他清洗劑的關鍵都是必須要噴得到!
要能噴到想噴的地方,才能發揮效果,並且,必須在短時間大量的使用,產生足夠的液體噴刷,才可能產生預期的效果。
既然都講到這了,更白話一點說,當您使用 快樂跑 這樣的產品,您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提高燃油噴量,讓混合了 快樂跑 的燃油大量的噴出,如此才能達到這產品設計的用法。那麼如何在很短時間提高噴油量呢?
關鍵在你的腳,當你大腳踏下油門,節流閥大開,引擎轉速拉高,燃油就激噴…….
到這裡大概不難理解為何產品名稱叫「快樂跑」了。
BIO-POWER 燃油生化酶 到底又是種什麼樣的添加劑?
臺灣製造,生物製劑,以微生物的分泌物來改變燃油,一種生化燃油添加劑。
首先,如果您選購添加劑的目的是為了讓車子「省油」?!
那麼您可能要稍微改變一下您的觀念,因為一輛車在設計上從搭載哪一種引擎,到車輛整體的配備設計,一輛車在上市之初就已經定調該車的燃油耗用量了。因此,您想透過添加劑的使用來達到燃油節省?大概只有兩個可能:
1. 恢復引擎性能。
2. 提高燃油應用率。
透過上述兩項,讓燃油的應用更經濟,或者換個說法,讓燃油的應用更有效率,以效率提高換取可行駛的里程增加。
再來,如果你買添加劑的目的是要清洗某個引擎組件?!
在這清洗目的產生之前,您要先了解座車的引擎供油方式,例如:
1. 自然進氣傳統噴射供油。
2. 高壓缸內直噴供油系統。
上述兩種不同的供油方式,決定您購買的添加劑是否能發揮應有的效果。
假如是自然進氣的傳統噴射供油系統,噴油嘴噴出位置都在引擎進氣閥門前方,所以,如果添加劑是以清潔進氣閥門為目的,透過直接地噴灑已混合添加劑的燃油在氣門上,某種程度是可以藉由接觸而產生可能的清潔效果。
特別是某些添加劑可能為了強調清潔的能力,會添加氧化鋅或氧化錳的金屬成份藉以在高溫時產生酸化現象,達到可能的滲透與溶解,這個程序可以偶而為之,但經常用就有可能過頭而產生後遺症。
這就是許多添加劑都會標示每隔幾千公里使用一次的原因,因為利潤有限,萬一搞壞引擎產生後遺症,那是廠商所不樂見的,萬一你經常用到深入見骨,引擎氣密出了問題,那還真是有的揮了。
下面的圖例說明了,傳統噴射(左)與缸內直噴(右)供油系統的不同設計,決定了燃油噴射的位置,看懂這兩個系統的差異,可能您就能明白為什麼所使用的添加劑產生不了效果。
如果您的座車供油方式是缸內直噴,可能傳統添加劑所能產生的效果就變得有限。
這樣講可能傷了不少廠商的心,但是,一旦供油系統是缸內直噴,原本預想要噴在進氣閥門上的清洗劑,已經以高壓方式直接注入汽缸內,因此,清洗劑噴不到進氣閥門,又如何能藉此產生進氣閥門清潔的效果?
這是一個引擎科技變革之後,對車用化學品產生的影響,如果廠商不願意明講,消費者也不知其所以然,直接評論「添加劑都是無效,都是騙人的!」,其實也凸顯了知識的匱乏。
曾經在多年前的某一次參與電視台節目錄影,就在開錄前的順腳本過程中,就發生了上述的情況,某來賓直接脫口而出「添加劑都是無效的!」。當然,當場的氣氛是尷尬的,我沒辦法接受這樣以偏概全的說法,世界之大,總存在著個人未知的領域,專業人士應該謹言。
所以,添加劑有沒有用?怎麼用?你得做點事前的功課,才不會有不知道買了什麼東西倒入油箱內的感覺。
接下來,聊聊 BIO-POWER 燃油生化酶 。
這產品有很詳細的學理與論述,要很深入的研究,我建議直接看 www.bio-power.tw 產品官網的各頁說明,一時半刻很難詳述,而簡單白話的說:
燃油生化酶是帶有活性的生物製劑,利用微生物的分泌物與燃油混合,達到燃油品質改良的作用。
別小看了燃油品質對座車的影響,事實上,對於近 20 多年來使用電腦噴射供油系統的車輛,其引擎的電控系統都能因為燃油品質的不同,所造成的引擎運作變化,透過空燃比調節,讓引擎的運作根據燃油燃燒的情況進行調整。
尤其越是新世代的引擎控制,更強調引擎的運轉穩定,例如 BMW 的引擎電子經理系統,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把維持穩定運轉的「自我調適」機制,設計在引擎的電腦控制系統上,目的就是要車子自己能夠盡可能地維持穩定運轉,控制電腦會根據實際的引擎運行進行自我調適。
這就是有些人會說,可能要「電腦歸零」或是我們業內講的「刪除調整適應值 (調適值)」,根據某些保修需要,透過診斷儀器將該輛車的引擎大腦的記憶歸零,使其重新適應與學習,當下的引擎運作狀態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讓車輛使用哪一種燃料,其運轉的過程都會被不斷的修飾,是預設範圍的簡易修飾,還是帶有高度自我調適的機制,要看你座車的世代而定。
可能柴油車主沒什麼選擇性,因為本島目前只賣一種「超級柴油」。但汽油車主在使用 92, 95, 98 三種不同辛烷值的汽油時,車輛的引擎電控都會產生變化,所以,你才會感受到使用 92 或 98 辛烷值的汽油,車輛的反應會有所不同,而 辛烷值 不過是燃油品質參數的其中之一。
一種燃料,除了碳鍵數 (汽油理想碳鍵值 8,柴油理想碳鍵值 16) 決定這是什麼等級的燃料之外,還必須包括提供潤滑,提供抗爆等等的其他成分,例如:「硫」,過去我們有段時間聽到油公司要供應所謂的「低硫柴油」,因為「硫」對空氣品質的影響很大,但是「硫」卻是燃油成分裡產生「潤滑」作用的東西。
可能有些人會不解,「油」就是滑的,不是嗎?您這麼說,也不能說不對,但是,燃油確實必須加入「潤滑」介質才能讓車輛使用不會產生問題,這「硫」就是可以起潤滑作用的物質,而當年的生質柴油所爆發的事件,其實也就是「低硫」柴油上市的同一個階段,據說,當時把燃油中的「硫」拿掉的潤滑替代方案就是「生質柴油」與原有的「石化柴油」的混合,利用生質柴油替代原本的「硫」補足燃油的潤滑度。
後來,在多數加油站沒有針對「生質柴油」特性做出應有的對應處置之後(例如:加強油槽水分的排除,或是加裝抗皂化設備),有加油站的加油設備生鏽了,也有車輛因為柴油的含水量過高,產生引擎機件問題甚至熄火,然後在媒體推波助燃的渲染下,能源局的生質柴油每年 1% 增加的計畫喊停。
扯了遠了點,但,這歷史事件是一個民粹+媒體所創的,到現在相信還是有部份人不理解,本島不過就是 B2 柴油就出事了,那國外那種 B99 的生質柴油是如何辦到的?這個其實是有額外的配套方法,網路上找得到答案喔。
利用你可以取得的科技,改變你給座車喝的燃油,事情就這麼簡單。
而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疑問,為什麼這些從德國來的車輛,廠方公布的性能數據都那麼漂亮,可是車子到了本島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可能還有部分人,尤其是對引擎運轉很敏感的車友,常苦惱引擎的莫名抖動卻始終沒轍,回原廠檢測都是沒故障碼,但車子就是會抖動。
假如,您車子是健康沒問題,那講真的,其實多半就是燃油的質量所造成的,如果你能拿到德國當地的燃油,倒入你在本島使用的車輛油箱內,呵呵,可能心得分享就換你寫了。
在前面我們提到了關於燃油添加劑的清洗,這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引擎的相關組件,總會有積碳的累積,所以,幾十年來幾乎每一個車主都聽過,需要清洗積碳,也因為如此,才有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燃油添加劑,或者我們稱之為添加到油箱內的清洗劑。
但是,積碳其實可以預防!
BIO-POWER 燃油生化酶 是你自主改變燃油質量的一個選項,100% 臺灣研發製造,新鮮量產,最重要的是可以持續不間斷的使用,而沒有負面的影響,就算停用也沒有後遺症 。
當燃油品質往正向改變之後,你座車的性能會比較像是原廠公布的態樣,然後,因為燃油的燃燒效率變好了,許多積碳問題可以緩解,一些奇怪莫名的抖動可能減輕或是消失。
因為,這是從燃油應用面來減少積碳生成,而不是等積碳累積一堆才進行清洗。
如果您開的是柴油車,您會對於引擎積碳生成的量變少變慢更有感,因為這樣對座車的 EGR (廢氣再循環控制) 與 DPF (柴油微粒過濾器) 以及進氣岐管等等組件的健康度是很有幫助的。讓您有機會拖延甚至減少引擎組件需要進廠拆洗積碳的次數與花費。而且對柴油廢氣的異味改善很有幫助。
當然,從 2018 年 07 月起,BMW 也在汽油車款上加裝了 GPF (汽油微粒過濾器),這會有什麼後續,因為上路時間短,目前我無可奉告。
另外,燃油生化酶 的特性也能提高燃油的潤滑度,這對高單價的高壓燃油幫浦或是高壓噴油嘴的維護效果是很正面的。
最後,怎麼使用?
1. 建議是加油之前使用.
2. 每次加油時都使用.
現在的包裝瓶是以最大 100 公升燃油混合比所調配的濃度,很多車友說,我的油箱就沒有 100 公升怎麼弄呢?以下是幾種車友的應用習慣給您參考:
1. 車子的油箱有 80 ~ 100 公升,這樣當然是每次 1 瓶配合加滿油。
2. 車子每次加油大概都只能加 60 ~ 70 公升,或是,根本就只能加個 40 公升?這一類的車友可以如此做:
B1:首次整瓶配合油箱加滿,然後空瓶留下自行分裝,接下來每次半瓶配合油箱加滿。
B2:使用整瓶配合加滿油,待用掉半桶油後還是再把油箱加滿油。
B3:首次整瓶配合油箱加滿,然後隔一桶油再使用一瓶。
產品的使用原則:保持產品在油箱內的有效濃度即可獲得最佳的效益。
也有車友會說我都是加 X油直營的,不用了吧….. 可是,您應該也看到 X 油加油站也會推銷添加劑給您,對吧。
您可以把 BIO-POWER 燃油生化酶 當作是您愛車喝的「雞精」「X牛」「蜆精」都可以,因為這可是生物製劑,不是普通的化學品,讓你的愛車體驗最準。
您可以在「積碳」這個問題的處理上,選擇「事後清洗」或者「事前預防」。
2020.02.28 編修。
2019.05.01 初版。
您的車廠會如此為您設想嗎?
Sime Darby 森那美,可能有不少人沒聽過這家公司,但如果您是這個業界的從業人員,可能就不是那麼的陌生。
這是一家發源自馬來西亞的公司,成立於 1910 年,其汽車事業部在亞太地區有廣大的事業發展,如果您有興趣了解,從官網 http://www.simedarbymotors.com/about-us/overview 可以一探究竟,當然,在臺灣地區 森那美 目前只代理了 KIA。
印象中我大約是在 2015 年與該公司接觸,當時,森那美 剛接下 KIA 臺灣總代理不久,一切都剛開始,這個時候 帶著 生化酶 的產品去拜訪,自然也無法成就什麼,因為車輛的引進也很少,售後服務業務尚未確定需求。
而後,在 2016 年 11 月開始有產品的實際應用測試,直到 2017 年完成首次經銷商的產品教育訓練,並開始將 柴油生化酶 導入該公司售後服務體系。
日子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是 2019 年末了。
其實,在 生化酶 這個產品的推廣歷程中,慶幸有許多朋友的幫忙,而在與品牌車廠的合作上,更是困難重重,2016 年也跟 PORSCHE 經銷商,合作過實車的應用測試長達近一年的時間,經銷商給我的答案是:產品實際應用效果不錯,但是,事後人家德國佬不信你台灣的生物科技,效果不錯也沒有意義。
應該還有幾家,我是還沒機會接觸,但,這些年來從 VOLVO,MAZDA,BMW,PORSCHE,到 KIA,品牌車廠的邏輯其實幾乎是大同小異,德國品牌總認為自己國家的東西最好(但是有沒有用對地方?),日本品牌則是自認引擎設計得好,什麼添加劑都不用(後來我有機會遇到實車,排氣的味道給了我答案,事情不是日本人想得那樣)。各家車廠售後服務部門的想法又是各有各的盤算,要把產品導入到品牌車廠內,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除了有好的產品,還要有耐心。
但是,無論引擎的科技應用有多先進,燃料終究是決定引擎效能的關鍵因素之一,也因此 生化酶 這樣的產品還能在此領域中獲得生存空間。
在接觸過的品牌車廠中,森那美 KIA 是很特別的公司,這家公司的售後服務部門了解「預防勝於治療」的真實意義。
無論燃油引擎的技術如何發展,「積碳」幾乎是無法避免的現象,有的車廠對於沒有引發故障燈號或記錄的積碳現象視而不見,反正引擎是抖你客戶的,保固內拆了就成了我車廠的責任,只要沒亮燈,積碳不能算是一件事。
也有的車廠拿出一堆原廠貼標的湯湯水水讓車主選,有沒有用處先不管,反正一個是原廠政策,一個是售後服務的獲利,車主願意買單就好,等車子過了保固期,可以收錢拆洗就一切好辦。
光是一個保固期內的「積碳」問題,是客戶自負?還是車廠扛責?這在車界就是沒標準答案。
如果您對車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您大概不會反對「能不拆就別拆」的車輛保修邏輯。但是,積碳嚴重了,能不拆嗎?這就是某些品牌車廠在保固期內的「糾結」(註一)。
如果,「積碳」是可以預防的,是不是大家就不用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呢? 森那美起亞 的售後服務部門明白這個道理,如果車主能自主減少積碳的生成,那麼在長達五年的保固期內,客戶的車輛狀態是有機會能夠常態維持良好,對車主與車廠雙方都是一件好事,售後服務的客戶滿意度也會因此而加分。
BIO-POWER 燃油生化酶 有幸參與其中,因為在「積碳」這個問題上,預防勝於治療。
註一:
在保固期內的車輛,品牌車廠經常為了「積碳」問題的處理而有所糾結。問題在於,積碳並不一定會誘發故障訊息的產生,但是卻可能造成某些客戶抱怨,例如:引擎的異常抖動?性能的衰退?等等情況。
而因為是保固期內,有許多車主的態度是既然車輛有保固,那麼任何事都該算車廠要負責…..,這個時候「糾結」就出現了,車子診斷沒故障訊息,那麼動工拆了工資該算誰的?保固期耶….. 萬一拆了又發生其他的情事呢?
某些品牌車廠就會因為這些糾結事項,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來面對。拖吧…. 反正沒故障碼,等過了保固期可以收費,我們再動手吧。
所以,你會發現一些客戶抱怨屢見不鮮,其實也不過就是個「積碳」問題罷了。
常常聽到車友說:「我加油都加X油直營的…..」或是「我都是到台X直營的加油站」….. 基本上或多或少一般的車友們都知道燃油品質其實是要緊的,所以,他們會堅持要到油公司的直營加油站去加油。
那麼燃油添加劑到底有沒有用呢?這個問題其實要講得很清楚,是需要一點時間的,三言兩語不是那麼容易能夠面面俱到。
感謝 Andy 老爹的邀約,讓我們有機會從淺顯的角度來談談燃油添加劑,希望能幫得上忙。
前些時間有幸獲得BIO-POWER的生化酶試用品,在那之前其實有做過些功課,當車子使用到一定的里程數後,可以透過所謂的吊點滴除碳、清除燃燒室與排氣系統的雜質來幫引擎回春。
因為小弟的Honda Fit還不到兩萬公里,除碳效果可能不明顯,在試用前先在新莊HONDA回廠做了兩萬公里大保養,其中包含節流閥、噴油嘴清潔、更換300V 0w-20機油,讓引擎狀況在良好的情形下進行測試
首先是一桶油加一瓶,使用前要先搖晃,倒進去後,將油加滿,讓汽油跟生化酶均勻的混合。
之後過了兩週都沒什麼開到車,每次都不超過10公里,還感受不出差異
後來很巧的在2月中,老婆半夜臨盆,急急忙忙送去中山醫院的路上從大度路→洲美快速道路→國1→建國高架→信義路上很巧的沒什麼車,當下真的是全神貫注、用生命在趕路,平常都只走60-80的居然延路都在100上下,一方面開的急,無形中也發現拉轉變的 非 常 輕 巧 那是在這台車上從未感受過的順暢感。
之後也順利到中山醫院,喜獲麟兒。(可喜可賀)…
就醬結束了?當然沒有!
出院後,將老婆跟兒子接回宜蘭老家坐月子,期間有幾次走雪隧回去時,印象很深刻,南下過石錠後有一段路是上坡段,在這部份就非常明顯可以感受到,1.5L排量小車在這段路上,車上只要超過兩個人,就是要大補油門才能一邊上坡一邊加速上去。
當然這邊用了生化酶之後還是要大補油門,沒有加了後因此馬力多個20匹,而是大補的過程中拉轉的感受變細膩了,多補一點油門、回油都能感受到車子拉轉的負擔變小了,同樣的時速與轉速下, 使用生化酶後的引擎變得更安靜了,更容易持續踩下去,在這過程中還被老婆發現開的比之前更快,但抖動更小,可能車上有載嬰兒之後一有個風吹草動都變的格外敏感。
後來發現生化酶要加到第二罐效果才是更明顯,那感覺不是像傳統汽油精,添加一些成份進去燃燒產生馬力變大的錯覺,而是讓車子喝的汽油變的更順口,就像人喝的等滲透壓飲料一樣,讓引擎在燒汽油的過程變的更效率,第二桶油還沒用完時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桶油加第三罐會有什麼效果。
這次所試用的 BIO-POWER 生化酶 比起傳統汽油精,我倒覺得更像是車子吃的保建食品,讓每一桶油都可以充份讓車子降低負擔,久而久之車子自然提高效率。
相對的拉轉變順暢、輕鬆後,右腳就回不去了
產品試用由 梅修文的汽車三兩事 提供
利用 酶蛋白質 與 氨基酸 餵你的車,對她(註一)下藥,如此一來,可以獲得良好反應與極佳的效能!
你不相信嗎?
給點耐心,讓我解釋給你聽。
昨天傍晚到學校去接女兒放學,在車上我們討論到一篇網路上的文章,應該擺上多少字才會是一個恰到好處的表達?說著說著,我們胡謅了一個字數,有科學根據嗎?沒有,但是,這個討論獲得了一個結論:標題一定要聳動!文章的第一段內容一定要吸睛,讓人想往下看…….
因此,你已經看到了,就是要對你的車「下藥」!
再往下說之前,我可能還得先告訴你,我已經當了近十年的藥頭……..。
這是純正來自本島生物科技所研發的藥,可能有比較多的人對於「生醫科技」是比較有印象的。「生物醫學」利用生物科學技術來研發適用於「人類」的醫學應用,很多時候是這方面從業人員比較熱衷的方向,從吃的喝的保養品,到貼的抹的…..
應用面廣泛,自然也意味著研究發展的變現率可能高一點,所以,本島的生物科技研發應用在人類的成果發表,遠遠高於所謂的工業應用。
可能是因緣際會吧,回想在 2008 年雷曼兄弟出包那年,國內油價因為原油價格攀升而不斷高漲,市場上始終未曾間斷過的「省油」產品,在那個時候更是有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更多,有許多老商品趁勢捲土重來的大事宣傳。
就在 2008 年底 2009 年初接近農曆年前夕幾天,公司股東打了電話給我,說有接觸到一種可以省油的添加劑,他要拿幾瓶給我試試看。
記得當時我的回應是覺得怎麼可能, BMW 這種車的空燃比都是設定好的,哪有那麼容易可以改變?
而且,在一個高油價的當下,有很多人連車都減少使用,又如何會再掏錢出來買添加劑來添加?
好吧,就算真的會省一些油,那是能省多少 %? 換算單價後,值嗎?
一連串的疑問句,讓我打從一開始就從心裡有著許多的懷疑,而且,這還是「生物科技」的產物,更讓我覺得「會有這種事?」
不過,股東的好意是應該試試的,也許我就是孤陋寡聞,不懂科技的進步。
就這樣,在這個10年前的歲末年終,我拿到了這藥:「生化酶」的第一代產品。
試試吧,當時我拿來用在 1989 E34 520i 手排車上,M20B20 引擎,雖然是電腦噴射,但卻還是分電盤式的點火系統,將「生化酶」倒入油箱,由於是產品在 汽油 與 柴油 應用 (註二)的初版,20ml 的量倒入油箱後,必須等待一個晚上,讓「生化酶」有時間能夠與燃油混合並且產生作用。
這初版的產品只有 20 ml,根據製造商的說法,最大有效的燃油混合量可以達到 80 L,也就是說:用 20 ml 的「生化酶」可以混合 80 x 1000 ml = 80000 ml 的燃油,這樣的配比,讓人還真的必須體諒,作用的產生,是真的需要一點時間的。
經過農曆假期的長程使用感受,還真的,加了「生化酶」之後的駕駛感,是真的有所不同,車子的反應或可稱之為比較不會「胸悶」,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形容,白話一點大概是拉轉更順一點,而油耗的改變是有些許,但平心而論,除非是把引擎組整個卸下掛在實驗室裡做所謂的台架實驗,否則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天候,因為路況,甚至因為不同的加油站,眾多影響因素,是很難有非常精確的比較結果。
假期結束後,約了時間跟製造商碰面,進一步了解這「生化酶」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預期要產生甚麼效果等等之後,決定在公司試賣這樣的商品,並且把產品測試的時間拉長,看看長期使用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到底「生化酶」是什麼?又能做什麼?這些資料很多,能公開的都已經擺在 www.bio-power.tw 官網上,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進一步的了解。在這個部分,我必須說,即便是用在「人體」上的生物科技產品,都不見得會把產品應用的學理講清楚,但「生化酶」可是該說能說的都說了。
我能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生化酶」這個燃油添加劑,那大概是:利用微生物的分泌物(註三),預先將燃油「碳鍵」切細,使其更容易燃燒。而所有的感受結論,都是因為燃油因為「生化酶」而有了改變,而這個改變也影響了車輛引擎電控系統的控制與調節,所以,駕駛能夠體會使用產品後,車輛的不同。
以上,夠簡單了吧(我會再想想看能不能再精簡些)。
但是,為什麼本島會有生物科技公司去研發這樣的產品?這行業不是都搞些「生物科技的人類應用」嗎?工業應用根本就太冷門。
這就要回朔到距今可能 20 餘年前吧……
如果你對這個故事有興趣,那麼請點選「燃油生化酶的故事」去看看到底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就這樣,這 10 年來我一直對我的車下藥,而且還有不少車友都在幹相同的事,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之前我提到了,我接下來要做什麼?
要做的事很多,但,當然我還是會持續當個藥頭,對許多的車「下藥」!
註一:這個「她」指的是你的車。
註二:目前 燃油生化酶 有 汽油 柴油 重油 燃煤 等四種版本。
註三:這分泌物就是 酶蛋白質 與 氨基酸 的組成。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