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沒有一種感覺,最近一兩個月,好像車子 #油耗多了一點?
不管有沒有,如果你不是開電動車,這集節目討論的 #中古車油耗問題,應該會引起您的關注。
以下是 2022.11.11 TVBS 地球黃金線 節目的 網路版,謝謝大家。
車在路上行走,很難說會不會發生意外,無論是碰撞,或是車輛故障,這集節目討論車禍事故的修復相關,以及出遠門時發生車輛需要拖吊的處置,還有車身貼膜的保護性等等。
感謝節目製作單位的邀約,這是 TVBS 地球黃金線 2022.09.07 當日節目的網路版,謝謝大家。
中秋佳節將至,不少人將返鄉或趁機出遊。
許多日常的傷車行為,您知曉否?
愛車的保養,多少里程換機油的老問題?
感謝地球黃金線製作單位的邀約,這是 2022.09.01 節目的網路版。
感謝大家收看。
迎接炎炎高溫來臨 愛車不發燒度夏大作戰!
地球黃金線 2022.07.01 節目的網路版,這集討論了冷氣相關、隔熱紙、車身鍍膜等等議題。
感謝製作單位的邀約,也謝謝車友們的收看。
夜深人靜,其實最適合講鬼故事了,調一杯「推進器咖啡」(熱美 + 12y 單一純麥),配上網路上的音樂,自然是氣氛良好。
是的,今晚就花點時間來講個鬼故事好了,不對,子不語怪力亂神,應該說是見鬼了的故事好了。
話說自去年某日起,詳細時間已不可考,我的 M60B40 開始出現後曲軸油封滲油的狀況,一如所有的 BMW 一樣,油封這種東西是時間到了就會硬化,然後密封性就不好,當然,會發現通常都是車子頂高起來,引擎下方就有些濕潤現象。
因為,已經沒自己的場子,加上常需要東奔西跑,所以,對於這曲軸後油封滲漏問題,也就是一直隱忍著,原因無他,對這輛車來說,因為是八缸引擎,變速箱又是 5HP30 的大寶,在 E34 車底分解這兩樣東西確實有一些難度,沒有太多的工作空間,硬著來,引擎腳墊大概會被拉裂。 所以,拖吧,原本我還期待某日也許有個幾日的出差,可以讓車子進廠做必要的修繕,但,疫情的沒完沒了,出國是不容易的,加上又忙新的項目,車子是沒有多餘的進廠檢修時間。 相信有很多車友可能也有類似的遭遇,要用車的時間很長,要讓車輛進場的時間很難抓。
故事講到這,接下來可能講到最後,會沒朋友了,因為這見鬼的事將會對一些同業或多或少造成一些影響。就這樣,一路一直拖著,機油少了就補一點吧,這也不難,就這樣幾個月之後,嘿嘿,5HP30 也開始從扭力轉換器這頭開始滲油,變速箱前油封滲漏,而且速度還不慢,沒有很久的時間,整個變速箱油底殼都是濕的,變速箱油一路從油底殼前面往後飄,飄上中段的兩個觸媒轉換器上,跑一跑停等紅綠燈開窗都能聞到變速箱油與機油在觸媒殼上被加溫後的味道。
你有聞到嗎?你現在聞到的話,就是你見到鬼了。
因為這個問題的惡化,讓我不得不認真考慮,必須真的安排一下,也想既然把變速箱卸下,要不順便來個翻修整新再裝上,就當她最後一次的整新?問了變速箱翻修廠,沒東西可以交換,必須原件翻修,這意味工時要拉長,不是三天兩夜就能出廠… 不然,找一個變速箱來縮短工時?變速箱也在嘉義等著北送…….。
就在幾乎要選好日子的時候,國外訂的新產品到了,「密封修復劑」,說真的十幾二十年在這個圈子內,什麼止漏劑沒看過?也就是可能有點用處,但通常不一定有用的。但,反正就是已經這裡漏那裡滴的,試試也行,就算壞了事或是沒效,反正原本就得拆修了。就這樣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以每瓶對應六公升的配比,我用了三瓶,分別按比例倒在引擎內、變速箱內、動力方向機油壺內,順便請技師把變速箱油底殼的油漬用化清劑整個清洗一遍。
我想其實洗了還是會再弄濕的,因為止漏劑就算有效,應該也要跑一段時間,讓油封從滲漏,轉變成漏一點點,從漏一點點,變成漏很少很少,但,油底殼洗一洗總可以有個可觀察的依據。
因為,反正也就是試試,拍照?不必了啦,兩週後再撐起來看一次就知道有效沒效了,所以,洗乾淨也沒拍照,沒洗之前也沒拍,我下意識覺得可能這玩意有點效果,但也就是有點效果,要不漏了?怎麼可能呢?難道開保養廠的都是瘋子嗎?
假如你是保養廠的業者,你千萬別拿這個東西來糊弄你的客戶!
就這樣我在這兩週內來回台中兩次,在北部跑跑就不計了,基本上跑個一千公里左右應該是有的。
所以,2022 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我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車頂起來看看有沒有比較不濕了?這樣我的進廠計畫或許可以延到農曆年後,因為最近實在忙,車子不能隨便送去保修廠停幾日,那我事情都不用弄了。
其實,把三瓶這玩意餵她喝下之後,車子開起來就有點不太對,因為我倒了三個地方,所以,每個地方都有點不一樣的反應,我知道是這玩意造成的,但基於要不要推薦這東西,必須有實際的測試,這樣才知道行不行?不行就不推薦了,免得傷了自己的信譽,所以,硬著幹也要撐過至少兩週,可以的話撐到有空進廠維修再說。
所以就在昨天 1/3 我把車子頂高起來看看實況,結果見鬼了!!!!!真的差點沒去廟裡收驚!
變速箱油底殼是乾的!
變速箱油底殼是全乾的!
變速箱油底殼是一滴油也沒沾上!
真是有沒有那麼誇張啊?但就真的是那麼誇張,整個變速箱油底殼維持剛洗過的樣子,沒有任何沾到油的現象,觸媒上也沒有油漬。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從沒見過止漏劑有這種神蹟,真是有夠離譜的,甚至我懷疑引擎汽門油封可能都恢復了彈性,因為前面提到的有點感覺不同,都是很正面,一切都滑順的感覺,包括變速箱的換檔。
特別是這「密封修復」講得清楚了,可以用在任何 SEAL 上,就本島維修技術的認知,SEAL 通常是解釋為「油封」,一瓶搞定所有的遺憾,但,不可以用在煞車或燃油系統上!!!
好了,見鬼的故事講完了。
假如,你的車有某處在滲油,你也跟我一樣沒時間把車送修,那麼這是一個機會,你可以試試看會不會見到鬼。不過,話說在前,這絕對是治標不治本的手段,但這手段的效果真是令人開眼界了。
底下的連結可以買到這瓶多功能密封修復劑,想試試就下標訂購吧。
天啊 我爽呆了! 真的……
同場加映,下面這段影片是行駛約 5000 公里後,再一次把車子頂起來看的情況,一切都還是乾的。訂購連結在影片下方。
接觸到 XThruster 光 推進器是在偶然的機會裡,姑且說是機緣吧。
其實,在車輛領域二十餘年的工作經驗中,「積碳」這兩個字就像是天上的雲一般,永遠不會消失,差別也就是雲層濃厚或者雲層稀少,萬里無雲的機會有,但,也就是短暫的時間。
在引擎這種動力產生裝置上,由於燃油應用過程有一定的流程,再加上各式各樣的先進控制與車輛實際的操作環境,諸多因素的總和造成「積碳」的產生實屬必然。
在自己工作的二十多年中,眼見 BMW 的引擎變革歷程 (基於信仰的單一品牌專注),從 4 缸、6 缸、8 缸、10 缸、12 缸的引擎容積變化,渦輪增壓、自然進氣、機械增壓、渦輪增壓的進氣變化,低壓噴射供油、高壓缸內直噴、可變凸輪角度控制,可變進氣岐管長度、可變汽門揚程…… BMW 在引擎的燃燒控制上始終勇於探索與應用新的科技,歷年來無數次的引擎大獎證明這家百年車企的努力。
可是,即使引擎的設計與控制是當下的接近完美,卻仍舊被「燃油品質」影響著效能,地球只有一個,但燃油的質量卻有多種,先不談汽油與柴油的區別,光是在不同的地區,因為緯度、氣候、石化工業的技術,甚至是陸地油田或是海上油田的出處,這燃油品質參差不齊,在在影響著引擎的效能與車輛的保養與維護。
所以,一直以來,燃油品質足以改變引擎性能,對我個人而言,基本就是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的理解。在 2009 年開始接觸與投入 燃油生化酶 的車輛應用,應證了只要能改變燃油的品質,引擎的性能就可以被改變,而「積碳」還是會有,但,會因為燃燒效率提高而變得少了。因為「積碳」就是燃油未能燃燒完全,而經高溫後的炭化現象。燃油品質的改良除了讓引擎有更好的性能發揮之外,「積碳」產生量的降低也相對減少了引擎保養維護的花費。
燃油在引擎內部的燃燒過程之中,還有另一個關鍵就是「空氣」。
根據維基百科 (wiki) 對於「燃燒」的解釋:
燃燒需要三種要素並存才能發生,分別是可燃物如燃料、助燃物如氧氣 O2、以及溫度要達到燃點。燃燒三要素並稱為火三角。助燃物是燃燒反應中的氧化劑,氧氣是燃燒反應中最常見的助燃物,但其他化合物也可能是助燃物,例如鎂帶可以在二氧化碳 CO2 中燃燒,此時二氧化碳即為助燃物。
在真實情況下不可能達到完整的燃燒反應。當燃燒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會產生多種主要和次要產物;例如燃燒碳時會產生一氧化碳和煤煙。此外,在大氣中發生燃燒反應時,因為大氣中含有 78% 的氮氣的緣故,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氮氧化物 NOx 和氮化物。
看看 BMW 在引擎進氣這個關鍵議題的努力,除了大家普遍知道的自然進氣與增壓進氣之外,前面提到的可變凸輪角度控制、可變進氣岐管、可變汽門揚程等等技術的應用,都是希望利用某些進氣控制的調節,進而使燃油在引擎內的燃燒過程,獲得如車廠預設的理想空燃比控制。哪怕是引擎進氣或排氣時程的微調,都能使引擎效能產生變化。
但,沒辦法變的始終是「空氣」,燃燒需要「氧氣」助燃,這應該是眾所皆知的常識,雖然引擎進氣的方式可以被科技創造出變化,但,空氣質量就僅能根據大自然現象,沒什麼有效作為。
在空氣中,氧 這個助燃氣體只佔 21%,然後燃油與空氣中的水分還能帶點微量的 氫,大自然的助燃劑,也就是這個樣子。
如果你對這個議題感興趣,可能你聽過水噴射或酒精噴射?這種性能改裝套件在漂亮國還有廠商在推廣,但,熱度降低很多,甚至現在也很少人討論。這是一種水與甲醇的混合液體,透過類似燃料注射的方式,以降低進氣溫度為出發點,而伴隨水與甲醇混合後的水霧進入引擎燃燒室內,也能達成某種助燃的功效。
事實上 BMW M GmbH 也公開玩過這個遊戲,在 2016 年 04 月針對當時 F82 M4 GTS 也裝置了所謂的水噴射系統,不過,只有 700 輛 M4 GTS 有這樣的裝置?好用嗎?可能需要問買到這批車的車主。但,額外加裝的水噴射系統,其中涉及引擎後續調整、水與酒精的配比、非純水的水垢等等問題,都是需要留意的。
這水噴射系統也算是企圖改變引擎進氣質量的一種裝置。以個人對 BMW M 的見解,好用的東西不會曇花一現,然後呢?……. 就沒有然後了。
再來,多數人都看過的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玩命關頭 系列電影,這部片中安插了 NOS 氧化亞氮 (笑氣) 系統,影片中的車輛可以透過 NOS 來提升引擎瞬間的爆發力。
該系統利用一氧化二氮 (氧化亞氮) 在高溫下會分解成氧氣和氮氣的原理,向引擎內噴射該氣體,分解出的氧氣增加了氧氣濃度,可以使更多的燃料被注入氣缸參與燃燒(因為引擎控制的空燃比是固定的),這就相當於增加了引擎的容積,從而增大了引擎輸出功率。
這也是從二戰時期開始就有的一種改變引擎進氣質量的方法,不過,除了競技車輛與熱血飆仔會使用之外,也不見哪些市售車輛將該系統列為常態,這或許是日常生活沒有太多需要瞬間狂暴加速的機會吧。
在 2017 ~ 2019 年間,也曾經有機會跟英國某公司,討論他們研發的「氫氣產生器」導入本島市場的可能性。這是另一種裝置,能夠裝在車上,利用專利的電解水直接電解出氫氣,注入引擎的進氣系統中達到助燃的目的。據説,這個系統研發是來自英國退休的潛艦工程師,他將在深海中潛艦自造氧氣的技術,拿來研發成能夠經電解產生氫氣的裝置,並安裝在車上,助燃與降低排放污染。
不過,最後雙方並未達成協議,一方面條件不合適,另一方面,其實即使宣稱該裝置只會根據引擎需求,產生足量的氫氣而不會過量,但,事實上,該公司並未提示在刻意製造氫氣並混合於進氣系統內,造成引擎金屬長期接觸氫氣後,所可能產生的「氫脆」(hydrogen embrittlement) 現象該如何處置,或解釋他們如何避免這類的後遺症?
在含氫介質中長期使用時,材料由於吸氫或氫滲而造成機械性能嚴重退化,發生脆斷的現象。除非該金屬已經做了特別的對應防護?
市售車製造之初,並沒有預想車主會刻意的,讓引擎長期利用非常態的氫氣來助燃。這與某些原本不是設計以 LPG 天然氣來運作的引擎,在改造成可以燒瓦斯的引擎後所遭遇的情況類似,誰知道時間一久會發生什麼?
事實上,在本島也早有所謂的氫氧除碳技術,甚至幾年前也見過新聞報導過可能將這樣的設備裝置在車上,使其不斷的製造氫氣來助燃?但似乎也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與我一樣,會去刻意關注引擎的燃燒,並且嘗試提升引擎的燃燒效能。但,不知不覺中,這些年來,我卻是時常關注這方面的技術。
接下來,談談 XThruster 這個以奈米氧化物為催化劑的 光 推進器裝置。
在引擎的燃燒過程中:
8 個碳鍵的汽油 + 火 + 空氣 = 汽油引擎的燃燒態樣
16 個碳鍵的柴油 + 高壓 +空氣 = 柴油引擎的燃燒態樣
這兩種引擎除了使用的燃油碳鍵數不同之外,汽油引擎利用火星塞點火產生爆炸燃燒,柴油引擎利用高壓縮方式產生高壓高溫的爆炸燃燒。其中不變的就是空氣,引擎研發過程中,各大車企所能做的就是空氣與燃油的混合比例控制,空氣的加壓,進排氣的時間差,剩下就是大自然的空氣。
上面我們看到了 水噴射、氧化亞氮 (笑氣) 系統或是氫氣產生器的例子,這些裝置都是為了在引擎所吸入的空氣中添加 氫 或者加氫又加氧,無論哪一種,都是為了改變空氣,提高增強空氣助燃的量與效果。但,這些情況有著各種不同的控制以及使用的限制。
終究,適合日常生活中的常態應用才是關鍵。
XThruster 光 推進器 裝置同樣是為了改變引擎所吸入的空氣,並創造助燃的條件。他利用奈米級的多種氧化物混合成催化劑(主要是二氧化鈦),透過特殊設計卻其貌不揚的反應罐,以及可以利用手機透過藍芽連結的控制器,將奈米氧化混合物汽化後導入引擎的進氣系統中。
這汽化後的奈米氧化物進入引擎的油氣混合時,能夠利用引擎內部爆炸燃燒所產生的光,達成電磁催化反應將燃油與空氣中所含的水分,反應成氫氣與氧氣,完成「增加氫化」、「促進氫解」與「完善氧化過程」,給予引擎更多的空氣助燃效益。而奈米氧化物的使用量只有燃油耗用的萬分之一比例 (汽油約每 10 公升消耗 1cc 催化劑,柴油則約 20 公升消耗 1cc 催化劑。
更多的詳細敘述,可參考產品官網 www.xthruster.com 相關的說明,也就不再贅述。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於市區行車,油門反應是很靈敏的,輕微提速的反應很快而且順,而第一次上高速公路的路試,在刻意拉高引擎轉速時的感覺,呵呵,我是訝異了,很像潛水把頭伸出水面換氣一樣的感覺,加速比過往更快,讓你會懷疑這引擎是在 嗨 什麼意思的?
整個感覺有點像是改寫引擎控制電腦程式一樣,但又多了一些沒法確切形容的體會,原來引擎高效那麼有樂趣。
這 XThruster 光 推進器為了符合個別車況能有最佳的應用,提供車主透過手機 app 直接進行系統參數設定與微調,如此的開放性應用,不管您的座車有沒有改裝,或者保持出廠設置的車況,所謂「萬法不離其宗」除非您開的是燒炭的電動車,否則,能自主控制引擎所吸入的空氣質量進而提升燃燒效率,這對您的車況只會有加分作用。
這過程中還有個「貓膩」,就是當奈米二氧化鈦顆粒從進氣系統導入後,由於銳鈦礦相的結晶化特性,在冷卻狀態時,二氧化鈦結晶體為八面體,但一經受熱後就會轉化成六面體結晶。
這個晶體的膨脹形變過程,可以使附著在引擎組件積碳上的奈米氧化物顆粒,在進入引擎後附著在機件上,透過溫度變化所產生的晶體形變(熱脹冷縮),使積碳逐漸脫離附著的機件表面,白話的說就是已經存在的積碳,能隨著推進器的持續作用而逐漸剝落。
所以,一旦開始使用 XThruster 光 推進器一段里程之後 (個人經驗是使用大概 2000 公里後),車主可以在適當的路段 (平順的高速公路巡航時) ,利用手機 app 進行系統參數微調,車主可以根據當下車輛的油門反應,決定 推進器 系統的參數值,非常直觀,感受油門輕踩後的車輛反應,就能讓您自己決定設定的數值。
根據常識,當引擎的燃燒效率提高的同時,動力輸出增強,燃油的應用率也相對提高,所以,XThruster 光 推進器 在學理上能夠使燃油的使用更經濟,個人是沒有很刻意去比較其差異數,畢竟我覺得系統可以讓引擎的性能發揮得更好,更少的積碳積累,這樣的效益就夠了,燃油節省只是必然,至於比例多少,我相信這是個別車況的個別結果。
不過,我也找了 BMW M57D30 的 3.0L 柴油引擎,跟 XThruster 光 推進器搭配起來實測,這消滅柴油引擎排氣酸臭味的能耐,真是讓人寡目相看了。為什麼會特別提到 M57D30 這個引擎?個人在本島開始接觸 BMW 柴油小車之後,搭載這顆引擎的車輛最引人注目,尤其是待速停在你身旁 10 米內的範圍內,只要風向錯了,這車子的特殊排氣異味是其他 BMW 柴油車款沒辦法比,說能讓你痛哭流涕覺得想叫救護車都不算過分,在 E70 X5 30d 與 E90 330d 上都有這顆柴油引擎。
以前,我還曾經以這個引擎的排氣狀態作為 BIO-POWER 柴油生化酶 的配方調整依據,看看 生化酶 改善柴油品質後的廢氣排放是否獲得改善。而,當把 XThruster 光 推進器與 M57D30 搭配在一起時,改善廢氣排放的效果極其顯著,原本已經能利用 柴油生化酶 改善的排氣異味,又更近一步的獲得淨化。可見,柴油引擎的完全燃燒是一種接近能治百病的根本。
未來,搭載 XThruster 光 推進器系統,能讓您開心無虞的享受柴油引擎的扭力快感!
最後,關於成本效益,這 XThruster 光 推進器的裝置費,與之後可以獲得的:潔淨燃燒、積碳去除、增強性能、燃油節省與維修保養費用降低,等等綜合效益來相比,實在是不成比例,甚至比多年前我公司提供的引擎電腦程式改寫的費用還低,光是這點就值得你試試,而且即使換車也可以整套裝置移轉到另一輛車上使用,您只需要透過 app 改一下參數就行。
回到最原點,燃燒的關鍵要素之一:空氣。
因為 XThruster 光 推進器 的應用,已不再需要順其自然。
暖化、極端氣候,這些因污染排放所造成的環境惡化,影響人類的生存與安全,燃油引擎若能潔淨排放,對地球將會是正面助益,節能減碳將不會只是口號,知易行難而流於形式。而您再也不用為了環保的口號,而犧牲享受燃油引擎所提供的動能+聲浪的樂趣,如您所知道的,聲浪是引擎的靈魂。
改變地球,您也可以參與。
#目前的韌體版本已經是 8.27
還記得這台與手機搭配使用的汽車音響吧。
先前發表了 SPH-10BT 之後,還真是獲得不少迴響,相信也有不少車友買了然後裝上車,憑良心說:功能不少,可以調整的細節很多,不過,既使到了今天,我還是沒時間搞懂所有的設定。
反正,能聽,音質不錯就夠了。
不過,就在這一兩週,我突然發現手機與這台主機的藍芽配對,似乎出現某種問題,明明是配對好了,可是等我一下車斷開,再回到車上,卻會發生偶而必須重新配對的情況,這確實是種困擾。
也因此,昨天就隨性上了官網,看看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案。
https://www.pioneer-car.eu/eur/products/sph-10bt/support
上述是官網連結位置
果不其然,還真的有主機的韌體更新程式!目前是 8.21 版,而我的主機上的韌體則是 8.18 版。
當然不用說:立馬處理一下,也順便分享給大家。
在此提醒各位,如果你要做這件事,你一定要先讀一遍操作說明,按照程序一步一步處理,而且,記得要發動引擎,確保車輛的電源供應穩定。
安裝說明是一個 PDF 檔,其內容中譯,大概是下列:
SPH-10BT的系統韌體更新說明
備註:
如果您在執行這些說明時遇到任何困難,請聯繫Pioneer客戶支持。 升級到此版本後,無法降級到較低版本。
在下載和安裝固件更新之前,請下載並列印這些說明。 請務必按照下述順序正確完成所有步驟。
此更新僅適用於在歐洲銷售的 SPH-10BT 型號
A.檢查設備的當前韌體版本
程序:
1.啟動車輛引擎。
2.如果 AV Source 為 On,按住 SOURCE / MUSIC / OFF 按鈕關閉信號源。 如果連接了 Pioneer Smart Sync,請斷開連接。
3.按住應用程序啟動按鈕,顯示 “Initial” menu。 然後按確認。
4.反复按 “>” 選擇 “UPDATE”,然後按 Application launch 按鈕進行確認。
5.選擇 “S / W VER” 以確認系統信息。
6.之後出現 “S / W VER” 屏幕,檢查韌體版本。
如果版本號為 8.21 或更高版本,則無需更新固件。 如果版本號低於 8.21,則需要更新固件。 請繼續執行步驟 B.
B.下載韌體更新文件
將正確的文件從網站下載到計算機上的文件夾中。
C.創建系統韌體更新 USB 隨身碟:
USB 隨身碟要求:
– USB規格 2.0 和 128 MB 或更大容量
– 應為空(不應包含任何文件)並格式化為 FAT32
程序:
1.將 USB 存儲設備連接到電腦。
2.將名為 “19DEH_A0821.scd” 的文件解壓縮並保存到電腦上的文件夾中
3.將韌體文件 “19DEH_A0821.scd” 複製到 USB 隨身碟存儲設備。確保更新文件位於 USB 存儲設備的根目錄(頂層文件夾)中。 USB存儲設備上不應有其他文件。
4.確認USB存儲設備上的文件名和文件大小是否正確。要在 Microsoft Windows 中檢查文件大小,請選擇文件,按鼠標右鍵,然後選擇“內容屬性”。如果文件名和大小與上面列出的文件名和大小不匹配,請再次執行步驟 A 和 B.
注意:
如果未將正確的文件複製到USB存儲設備,則本機不會將其識別為更新USB存儲設備,您將無法執行更新。
D.更新設備上的韌體
備註:
如果先鋒單元的型號不是上面列出的型號,請不要執行此固件更新。
更換設備時,請勿關閉系統電源,請勿觸摸設備的按鈕,請勿在固件更新過程中卸下前面板,也不要移除USB存儲設備,否則可能會造成嚴重損壞到你的單位。
確保斷開連接到設備的所有外部移動設備。
更新過程大約需要6分鐘才能完成。
程序:
1.啟動車輛引擎。
2.將USB存儲設備連接到設備上的 USB 輸入。
3.如果AV信號源開啟,按住SOURCE / MUSIC / OFF按鈕關閉信號源。和
如果連接了Pioneer Smart Sync,請斷開連接。
4.按住 Application launch 以顯示 “Initial” 目錄。
5.反复按 “>” 鍵選擇 “UPDATE”,然後按 “Application launch ”按鈕確認。
6.選擇 “START” 項以將設備更新為最新軟件。
7.出現 “CHECK FILE” 屏幕。
如果在顯示屏上顯示 “ERROR”,請嘗試以下操作
“FILE ERR-> CHK USB” 確認固件文件正確,然後重新啟動更新或更換為新的 USB 存儲器。
8.啟動後,更新時會有一個進度條。如果在顯示屏上顯示 “ERROR”,請嘗試以下操作:“ERR-> RETRY” 斷開/連接 USB 存儲設備。然後按 “Application launch” 按鈕重新啟動更新。
9.等到更新過程完成。 (約5分鐘)
10.更新完成後,產品將重新啟動。即使屏幕變黑,也不要觸摸任何東西。重新啟動完成後,屏幕將返回菜單屏幕。
11.韌體更新現已完成。您的 Pioneer 智能手機接收器現在可以使用了。
12.檢查認體是否已更新。執行相同的步驟 “A.檢查設備的當前韌體版本“以檢查韌體是否已更新。
根據官方說法,這韌體更新有改良了藍牙系統,你就試試吧。
假如搞不太清楚到底怎麼弄,也可參考我昨天臨時錄的畫面,希望能幫到你。
您會不會特別為您的愛車挑選機油?
不知道您的答案為何?我個人倒是幾十年來一直沒放棄尋找優質機油的機會,有機會就試試不同品牌,或者試用協力廠商所提供的測試機油。
這麼麻煩,所為何來呢?不都是機油嗎?有什麼差別?時候到,里程到了就換新的,不是嗎?
事實並非如此,在市場上能夠找到的機油,有品牌、產地、規格、配方,等等諸多變化,否則怎麼會有各式各樣的價格?
機油在引擎內部提供潤滑、清潔、散熱等功效,機油的優劣也影響引擎的運轉與壽命,以及性能。
曾經也遭遇過協力廠商前來大力推薦的高檔機油,一開口就說是牛、馬專用,無限級,油品高檔,售價也高檔…..
礙於介紹人的情面,姑且試之…..
結果,可能因為我的馬與他講的馬不一樣,所以,我實在沒辦法試出其高檔價格的價值。
白話一點講就是:你的機油說得好神,但,並沒有讓我覺得有好到價格可以拉高到這樣的檔次。
當然,也許該廠商進口量少,成本也就高許多,但無論如何,產品終究要面對市場上的消費者,如果你一公升 1000 元的機油,使用起來跟 700 元一公升的比不出明顯差異,多出來的 300 元是要用什麼話術來解釋?難道說是牛、是馬專用的就可以每公升多收 300 嗎?
更何況有些產品是行銷包裝出來的,看起來多有名氣多高檔,但,事實上也就是個貼標品牌,品牌公司根本也沒有煉油或者混調油酯的技術。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我如何去篩選覺得好用的機油?
以下的方式純屬個人習慣,別拿什麼送哪個機關單位去檢測的說法來抬槓。
其實,與其說機油的優劣,倒不如說是某機油到底能否符合你的用車習慣與期待?
如果你的車上沒有什麼指標性的儀表可以參考,譬如:機油溫度表、機油壓力表。
假如沒有儀表參數可以看,那麼大概你只能憑感覺了,例如:
引擎運轉的聲音? 冷車啟動時、熱車之後,引擎運轉的音頻變化…..
引擎轉速的拉升? 引擎轉速提高的順暢度……
機油更換後,到再一次更換機油之間的引擎反應變化?
剛換新機油之後的感覺,能否持續到下一次的機油更換?…..
燃油耗用情況? 燃油的消耗有因為機油應用規格而產生變化嗎?……
長途駕駛時的引擎效能變化?剛上路車子還挺有力的,連續開個兩三百公里就覺得動力比較虛?….
以上這些,大概是一般車主可以憑自身感覺的情境。
而我,剛好這二十餘年來,座車是都有機油溫度與機油壓力表的配置,如果您的車也剛好有,或者你可以透過某些 OBD 參數讀取 APP 來觀察特定數據,那麼您可以參考我如何利用這些數據配合自身的駕駛體驗,作為評斷機油合不合適於座車的依據。
首先,機油的壓力與溫度兩個數值本質上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當引擎一早發動當下,因為機油溫度低,這個時候的機油壓力數值是比較高的。
而隨著引擎工作溫度上升,機油的壓力值就會下降,直到機油溫度穩定,機油壓力理論上在怠速狀態下,也會穩定不再有明顯變化,當然,一旦您開車上路,引擎轉速上升與下降,機油壓力也會同步產生上升與下降的變化。
上述就是機油壓力與機油溫度兩者數據變化概略。
那麼可能你會聽說過,某某機油剛換時,感覺引擎反應不錯,車好開又有力,但好像開個兩三千公里之後,感覺就沒有像剛換的時候那麼好。
如果以上述的機油壓力與溫度的變化來解釋,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可能在相同的機油溫度下,運轉兩三千公里之後的機油壓力數值變得更低時,這個更低的機油壓力的實質影響,就會是您所聽到的感覺「機油衰退」了。
機油的性能衰退是理所當然,否則就不用定期更換了,但問題的癥結是機油衰退的速度與幅度,這些年我試過的機油,確實有使用兩千多公里之後就覺得該換的,也有持續開了 15000 公里而衰退幅度輕微的,這就是機油優劣的差異所在。
當然,里程數並非是機油衰退的唯一變數,假如您是激烈操駕(跑賽道)或是引擎發生過熱情況,這些都可能加速機油效能的衰退。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發生在柴油引擎上,若您的柴油車長期短程使用,或者都在市區走走停停,柴油微粒過濾器 DPF 的再生程序頻繁卻又未能完成,您的柴油引擎曲軸箱內將會混入一定數量的柴油,時間越長,柴油的量越多,而引擎曲軸箱內的機油若混入了大量的柴油,會是什麼態樣?在此就不多解釋了。
又或者,在相同的機油溫度,相同的機油規格,相同的使用里程,不同的品牌也可能比較出不一樣機油壓力表現,例如:同樣是 10W40 在相同的機油溫度 85 度,在相同的引擎內, A 牌的機油壓力是 1.2 Bar 而 B 牌的機油壓力是 0.8 Bar,以這樣的情況來看, A 牌的機油特性是優於 B 牌的機油。
機油衰退的一個參考就是機油壓力變得越來越低,假如機油壓力的數值,在剛新換油時,一直到再次換油的區間,都很穩定的在特定的數據下而沒有過多的變化,這樣的情況就可以視為該機油的特性能夠常態保持穩定,這樣的機油您就比較不會體會到所謂的「機油衰退」現象。
在這個部分,不同的機油規格,不同的使用里程,不同的機油溫度,都會讓數值有變化,所以,您如果要用車上的儀表數據來評斷,建議您要分次去記錄數值的變化,例如,剛換新油時、行駛一千公里時……. 習慣去記這些儀表的數據,就能幫助您更客觀地找到合適的機油。
插花一下,在過往自然進氣的 BMW M 引擎,總會要求使用 10W60 這種規格的機油,如果您有機會觀察這種機油在儀表上的數據變化,就不難發現在機油溫度極高 (激烈操駕) 的情況下,機油壓力仍會保持在一定程度的數值,目的就是不希望機油壓力在高溫下過低而使引擎內部的潤滑保護喪失。
不過,現今渦輪當道的引擎,配合新的機油規範,又強調機油必須在冷啟動時的瞬間提供高流動特性,藉以保護渦輪組件。這就是為何我前面提到的是要找一款合適您座車的機油,而不是單單找一款好的機油,無論如何,機油必須先是適合您的座車,才能再進一步篩質量。
當然,如果您夠細心,聽引擎聲也是可以找到機油合不合適的差異。
就舉上個月底我自己的車換機油的事來當例子,大概行駛了 5000 公里後更換機油,這更換前的機油是某歐洲品牌再加上 Lubegard 陸伯嘉 引擎機油保護劑的添加,相信有車友在先前的文章內看過這一段描述,基本上,這 陸伯嘉引擎機油保護劑 的添加,確實有效解決了我 V8 引擎的冷啟動內鏈條異音,這個問題如果您也是開 V8 引擎的車,可能在高里程後就更容易遭遇到,也能感同身受。
結果,為了再一次測試這所謂「世界上最優質的潤滑劑」,到底是不是廠商的誑語?這次的機油更換也就沒有再使用機油添加劑,而是單純換新的機油。
返家後車子停了一個晚上直到隔日上午,地下室的溫度大概也就是20多度,至少也比冬天暖活許多,結果發動引擎的瞬間……[啦….] 大概 1 秒吧,引擎內鏈條潤滑不足與滑軌摩擦的聲音又再次出現…….ooxx##。
您大概知道我接下來要說什麼了……,是的,雖然我已經使用了我覺得很優質的引擎機油,但是,我還是又再加了一瓶「世界上最優質的潤滑劑」,而且我自己試驗的結果,這個優質的表現從倒入引擎內到更換新的機油之間,一直是持續的至少維持了 5000 公里。
因為,添加後的隔日再試,鍊條聲就不再出現……
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擾,您可以試試看,不同的機油或是潤滑劑,對您的愛車引擎所產生的變化與影響。
補充一點,儀表板上的水溫並不能完全代表機油的溫度,這兩者是不同的數值特性,千萬不能混為一談。
對了,如果您的愛車還在原廠保固年限內,建議您還是在原廠更換該廠所使用機油,這樣可以避免被車廠特別註記。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